孩子們太愛iPad了。
對于12個月以上的兒童來說,即使小肌肉動作尚有較大發展空間,手眼協調性也較弱,只需隨意全屏幕點觸,iPad應用展現給他們的交互變化(氣泡爆炸、物體從無到有、物體彈射等),都是非常吸引眼球的彩蛋,足令他們不斷試探;而某些3歲兒童已經可以熟稔地玩《憤怒的小鳥》,即便看起來并不容易的手指操作也已經被他們掌握,例如如何彈射更遠距離同時避開障礙。
移動浪潮三年以來,成人應用繁榮昌盛。但新增市場方面,兒童則是未來應用的主流用戶,兒童類應用無論從質和量都亟需被補充,同時也將成為拉動硬件廠商的主驅動力。
三星平板正在全球尋找兒童教育內容供應商——不止是兒童喜歡的小型游戲,也包括為各年齡兒童提供娛樂化學習內容;而蘋果去年9月開辟獨立頻道,并在所有專賣店開設兒童體驗專區。新年后,《Dr. Panda餐廳 2》和《漢字王國》成為被蘋果首頁力推的兒童應用,很快席卷教育榜單,這在之前APP Store是比較少見的。
那迪斯尼們在干嗎?迪斯尼目前已經推出243款APP,作為老牌的兒童娛樂內容提供者一直都在自己的卡通電影與相關產品中傳遞“教育價值”,包括如何保持飽滿的好奇心,不怕失敗與缺點(《小熊維尼》系列);如何成為勇敢的女孩,為了幸福不斷努力(《冰雪奇緣》),在“視聽享受”中體會樂趣,并自動代入劇情,成為教育價值觀的傳承者。
除了傳統的大玩家,還有風起云涌的新貴們。兒童移動應用團隊Toca Boca 、Duck Duck Moose都融資過千萬美金,全球下載超過500兆次;甚至陸續掀起了收購熱潮,sago sago 被Toca 收購,Mindsnape 被Fingerprint合并 ,傳統出版界在移動浪潮中并沒有太多繼承優勢,新貴們正把握著航行的方向。群雄爭霸的序幕已然拉開。
在中國,雖然一切稍有滯后,但新東方推出多納,奧飛動漫布局教育,老玩家開始布局,新團隊積極涌現。根據IT桔子的統計,去年兒童教育投資已經超過20多個,市場尚未成熟對他們來說才是真正的機會所在。
p兒童應用設計到底難在哪,誰有基因做這個事?p
首先要懂兒童。兒童是天然的學習者,在投入感興趣的事情方面有很高的沉浸度。兒童的注意力、形象思維及邏輯思維尚在發展中,具有獨特的事物理解與感受方式。好的兒童學習內容可以幫助兒童在高效率學習、正向情緒狀態及自主探索方面獲得滿足。p
其次要懂教育。學校受制于“教育制度”而展現出特有的“教學”形態,包括課程設置、學習內容的規劃及受教育者需要遵守的規則等。學習是更加個體化的事情。在學校之外, 如何幫助個體學習,即使個體十分年幼?鼓勵學習的方式重點在于“適宜的內容”與“追尋兒童興趣發展”以及“引導兒童主動探索”的方式。
最后才是懂互聯網。互聯網基于學習者個體需求推進教育價值傳遞的進程,也許因為互聯網教育的創新特色而具有多元化的趨勢。除了在線課堂之外,基于移動互聯網形態的“學習課程體系”正在快速形成。內容和平臺之間的界限被不斷重新定義,高粘性內容就可能成新平臺的起點。傳播始于高質量的內容,品牌始于專業的課程體系價值。新內容形態的誕生,正是互聯網去中心化、社交化的基礎。
2014年,美國面向兒童的各種產業都將發生重大變化:一是電視/電影市場格局變化,2013年多家大型影視公司,如加拿大DHX、美國夢工廠、Comcast分別收購了多家內容制作商,如Awesomeness TV,Ragdoll(天線寶寶的推出商)等。二是針對目前這一代兒童,平臺、技術、 內容和市場方面正做出新的改變和投資,如Hasbro 1.12億美元收購Backflip Studios。而中國的教育集團、BAT、傳統動漫、影視巨頭都在虎視眈眈,這塊超過萬億市場,鑼鼓聲正在響起。
無論如何,都是創業者們可以嘗試一搏的天地。
(來源:百道網)